搜索

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,东芬兰大学(University of Eastern Finland)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自立式介孔硅膜负极,可用于锂离子电池

与典型的浆液基电极不同,这种薄膜电极不需要通过碳添加剂和粘合剂来接合颗粒。但是,仍然在电池中表现出卓越的性能。这种电极设计取得成功,为实现高能密度锂离子电池提供了有效策略。

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及混动汽车中,锂离子电池具有广泛的应用。因此,人们迫切需要开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。对于下一代锂离子电池,硅被视为极有前景的负极材料,因其具有高理论比容量和安全的电化学电位。然而,硅负极在循环过程中会出现体积膨胀和收缩,导致硅与其他电池组件之间产生电接触损耗,最终使电池失效。

全球电池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提升硅电极的性能,其中包括东芬兰大学。该校研究人员通过电化学蚀刻技术,开发了一种可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自立式介孔硅薄膜负极。其理念在于介孔硅中的孔隙,可以容纳循环时出现的体积膨胀,从而实现稳定的电池循环。研究人员通过相关分析,系统性探讨孔隙特征对电极性能的影响,并揭示其中的关系。

为了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,研究人员对硅薄膜进行了详细的孔隙分析和电化学表征。相关分析显示,可逆比容量和初始库仑效率(ICE),均与孔隙率和表面积存在强负相关关系。循环性能则取决于薄膜厚度和孔隙特征。只有长期循环稳定性和孔径之间呈正相关。在半电池比容量仅为1200mAh g?1的情况下,最佳硅薄膜负极可稳定循环超过450次,ICE为81.2%。

该研究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多孔硅材料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更为重要的是,这为电池材料研究,尤其是研究硅负极的人员,提供了更好地评估电极性能的见解,并为电池研究制定了更具成本效益的评估策略。




金凯能声明:此资讯系转载自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,金凯能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想了解更多内容,请登录网站:http://www.szjkn.com。



Copyright ©2018-2019 深圳市金凯能实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粤ICP备15100302号技术支持:速骏科技


扫一扫,访问网站